15元的高麗菜
喜歡逛傳統市場的人可能會發現,從市場頭逛到市場尾賣的菜都差不多,小果蕃茄全是聖女,就算是四季紅也告訴你是聖女,近年偶爾可以看到橙蜜香,但幾乎沒有綠葡萄、桃太郎、紫晶靈等品種,其實問題出在消費者,假如我們只問甜不甜?多少錢?農民也只肯種甜度最高、收穫率高的作物,市場物種逐漸單一化,最後就像這顆供過於求的高麗菜,15元的終端價格,收購價都還不夠投入成本。
我還記得第一次在傳統市場看到櫛瓜時的喜悅,在市場看到新東西真的很讓人興奮,只是菜販還是和幾年前一樣,告訴我切一切煮湯喝就好😂,其實最能引出櫛瓜甜味的方式是煎烤,我想當買家的接受度提高了、加上業者的正確推廣,台灣會有更多有趣健康的好食材,碰到用心經營的農民和菜販,別忘了用新台幣讓它下架啦👍